- · 淡水渔业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淡水渔业》投稿方式[04/29]
- · 《淡水渔业》数据库收录[04/29]
淡水渔业参考文献标注(关于淡水鱼类的资料)(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可以 1.城市户口可以租地办养殖厂。 2.进行土地承包或转租。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
可以
1.城市户口可以租地办养殖厂。
2.进行土地承包或转租。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3.办养殖许可证。
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2、审核。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3、批准。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4、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5、登记造册、公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海域和内陆水域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什么这么受到关注?
你好,我是农村人陆仔,我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完善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防控农药残留危害的工作刻不容缓。
近日,北京市消协公布了北京市场上销售的50种龙井茶的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虽然50种龙井茶样品农药残留指标都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之内,但是所有样品均含有农药残留。今年新茶集中上市期间,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北京商场、超市、茶庄、品牌专卖店随机购买了部分龙井茶产品,价格最高的样品为每斤2800元,最低的62元,并委托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对样品的29项指标进行了测试。
所有样品全部检测出农药残留,尽管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种类十分复杂。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指标是反映茶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农药的残留情况可以了解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喷涂农药的多少和是否喷洒了禁用农药。
其中,检测出农药残留种类高于5个的样品有21个,有2个样品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甚至高达10种。
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铅含量、稀土含量进行了测试。经测试,所有样品中没有发现铅含量超标的情况,但有3个样品稀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这在龙井茶检验中是非常少见的。根据测试结果和样品的比对,这3个稀土超标的龙井茶样品的原料非常粗劣,基本不具备龙井茶品质特征。
大多数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方法、时间和次数,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不会产生危害性。但事实上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仍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未按规定施药,造成农药过量残留;农药残留量为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杂质的总残留量,残留的时间长;残留农药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农畜产品中,如滴滴涕、六六六我国早在1983年已停止对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但过去残留在环境中极微量的药剂至今还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畜禽体内。
喷洒的农药除部分落到作物或杂草上,大部分落到土壤或地表水中。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就成为水和土壤的污染源,有的还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如磺酞脉和咪哩琳酮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很长,有的品种可达3年,若连年施用会在土壤中积累,极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发布《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这一农药残留新标准比以往更加严谨,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
据了解,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较2012年颁布实施的标准新增加了65种农药、43种(类)、1357项限量指标,不仅覆盖了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料、饮料类、调味料、坚果、食用菌、哺乳动物肉类、蛋类、禽内脏和肉类等12大类作物或产品,也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其中,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多发、易发问题,新标准重点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水果农药残留限量增加473项,蔬菜(包括食用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增加431项。
文章来源:《淡水渔业》 网址: http://www.dsyyzz.cn/zonghexinwen/2022/121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