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化周刊丨《千里江山图》里的宋人生活细节

来源:淡水渔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吴钩 说起宋画,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前者是风俗画,自然是真切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后者是山水画,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关联

■ 吴钩

说起宋画,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前者是风俗画,自然是真切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后者是山水画,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关联,但只要我们足够细心,还是可以从《千里江山图》中看到生动的宋人生活,而不是仅仅感受到青绿山水的美学。

“青绿”里的渔业养殖

《千里江山图》中有一个细节:渔民用竹竿在江面围出一圈,这是什么?是宋人的渔业养殖。

宋代的养殖业已比较发达。据《嘉泰会稽志》记载:“会稽、诸暨以南,大家多凿池养鱼为业……其间多鳙、鲢、鲤、鲩、青鱼而已。”一户一年的养鱼收入有上百贯,看来是规模化的养殖。

这些养殖者的日子过得很舒服:“池有仅数十亩者。旁筑亭榭临之,水光浩渺,鸥鹭图片之属自至。”

由于养殖业的发达,贩卖鱼苗在宋代也成为一个行业。宋朝文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写道:“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贩子辏集,多至建昌,次至福建、衢、婺。”

另外,周密对鱼苗捕捞、养殖的记录甚详:“其法作竹器似桶,以竹丝为之,内糊以漆纸,贮鱼种于中,细若针芒……初养之际,以油炒糠饲之,后并不育子。”

可以说,淡水渔业养殖在宋代已经成为一种产业。

不过,从文献看,宋人的养殖业主要是在池塘养鱼,像《千里江山图》所画的这种围湖养殖方式,笔者还是第一次在宋代图像史料中见到。

“青绿”里的水轮

在电力发明出来之前,古人很早就使用水力来驱动机械,用于手工业生产。比如用水排给熔炉鼓风,用水轮带动纺车,用水碓舂米,用水砻给谷物脱壳,以水磨为中心建造磨坊。从《千里江山图》等传世的宋元画作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驱动水磨的卧式水轮或竖式水轮。

《千里江山图》里的水轮。

值得注意的是,《千里江山图》中水轮的附近都建造有房屋,显示这是一个水磨作坊。换言之,我们从宋画看到的水轮,都不是用来灌溉农田,而是应用于手工业加工。这么多宋人的画作都捕捉到水轮和水磨的影子,无疑说明了水力机械在宋代手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之广。对于许多宋朝画家来说,水磨作坊是他们很熟悉的风景。

清华大学的高瑄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全文检索功能,对二十四史所涉及的水力机械名词进行检索比较。结果发现,“水磨”(早期称为“水硙”)一词在《晋书》上只出现一次,在“南北朝史”与《隋书》上也是各出现一次,在《旧唐书》与《新唐书》共出现了5次,而在《宋史》上出现的频率最高,为58次。

高瑄教授还在“全宋诗全文检索数据库”中输入“水车”一词,检索出41个匹配。“这间接地说明,水力机械在宋朝的普及程度。因为经常见到,许多诗人才会在诗中很自然地提到水车。”

一些宋诗还让我们得以了解到宋朝水磨在手工业中的应用细节。北宋文人文同有一首《水硙》诗写道:“激水为硙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无虚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此诗描述的是嘉陵江边的一间大型水力磨面作坊,使用了卧式水轮加竖式水轮的装置,“嗟尔平轮与侧轮”;生意很热闹,“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无虚人”;而“朝廷遣使兴水利”一句则透露,这间水磨作坊应该是官府出面兴建的。

从宋诗与宋画大量出现关于水力机械的名词与图像来看,宋代的水力机械应用很可能发生了一场爆发式的发展,宋人广泛利用水力驱动舂碓、研磨、戽水、捻纱、鼓风等,在许多磨茶作坊、磨面作坊、纺织作坊甚至一些冶炼作坊中,都采用了水力驱动的技术。(吴钩)

【来源:北青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文章来源:《淡水渔业》 网址: http://www.dsyyzz.cn/zonghexinwen/2022/0314/610.html



上一篇:安徽阜南:人工养殖橄榄蛏蚌入市 带动乡村休闲
下一篇:好水育好物,微山端牢“生态渔业饭碗”

淡水渔业投稿 | 淡水渔业编辑部| 淡水渔业版面费 | 淡水渔业论文发表 | 淡水渔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淡水渔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